-
殷都区人民医院:跨越山海的守护——以援疆之笔共书边疆健康答卷7月8日下午16:30,哈密市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医技楼五楼小会议室里,庄重而温馨的氛围萦绕全场。殷都区人民医院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在此举行包科签约仪式,正式拉开两院深度协作、共谋发展的序幕。这场跨越地域的医疗协作行动,不仅承载着两地医疗同仁的殷切期盼,更寄托着守护边疆百姓健康的深切责任。签约启幕:携手共筑医疗协作桥梁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刚对殷都区人民医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巴里坤县医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关怀,殷都区委区政府的积极牵线搭桥为此次合作创造了宝贵机遇。他期待通过此次合作,提升当地医疗水平,更好地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殷都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司晓剑表示,援疆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殷都区委区政府的统筹部署与全力支持下,医院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将医疗帮扶作为重点任务。此次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的合作,是响应国家援疆政策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区委区政府对口支援工作要求的重要实践。他强调,医院会毫无保留地分享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选派优秀的医疗人员开展帮扶工作,助力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殷都区人民医院援疆代表陈红卫作表态发言时说,能参与到援疆工作中,既感到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尽快熟悉当地情况,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的同仁们并肩作战,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巴里坤县人民医院受援科室主任代表也在发言中表达了感谢,他表示会珍惜这次帮扶机会,积极向援疆专家学习,努力提升科室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全场的见证下,两院代表郑重签署合作协议。这份契约不仅凝聚着双方的承诺,更开启了医疗资源共享、技术互通的新篇章。签约后,殷都区人民医院一行实地考察了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与医务科,通过现场交流、病例探讨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医疗现状,为后续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夯实基础。使命践行:援疆医疗队以实干书写担当7月10日,殷都区人民医院首批援疆医疗队——医务科科长兼胸外科主任陈红卫、急诊科副主任张文斌、急诊科护士长张丽正式投入工作,以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迅速融入巴里坤医疗一线。当日上午,张文斌在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开展临床实操指导。一位患者需要进行多处清创缝合术,他耐心细致地操作,每一个步骤都规范严谨。从伤口清洗、消毒到缝合,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点,为当地医护人员提供了直观且实用的示范,让大家受益匪浅。中午时分,一场紧急会诊与抢救工作骤然展开。一名失血性休克患者被送到医院,情况危急。援疆医疗队随即展开紧急会诊,陈红卫迅速统筹协调,张文斌与张丽密切配合,与巴里坤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人员协同作战。大家争分夺秒,迅速制定出救治与转运方案。在转运过程中,援疆医疗队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同护送患者,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丝毫不敢懈怠。最终,患者安全抵达接收医院,顺利完成转运任务,为患者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一场紧急救援,充分展现了援疆医疗队员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高效的协作能力。援疆之路任重道远。在区委区政府的持续关注与支持下,殷都区人民医院的援疆医疗队将带着责任与担当,在巴里坤县书写属于他们的援疆故事。未来,他们将以专业为纽带,以协作促发展,为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健康之花在边疆绽放,让豫哈情谊在医疗协作中愈发深厚。2025-07-11
-
殷都区人民医院颈开展“射频热凝手术+臭氧介入+针刀”新技术殷都区人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成功开展“射频热凝手术+臭氧介入+针刀”,为患者带来康复新希望近日,殷都区人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成功运用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臭氧介入及小针刀治疗相结合的新技术,为一位饱受腰椎疾病折磨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解除病痛,标志着科室在腰椎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患者李大哥,1年前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好转;5个月前因“左肩冈上肌肌腱断裂”手术治疗后康复。9天前,李大哥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重度胀痛,持续性发作,腰部活动受限,在村卫生室按摩后腰痛稍有缓解。然而1周前,他又出现右下肢发沉、无力症状,持续性发作,卧床休息也不缓解,伴有夜间右足踝前侧重度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遂前来殷都区人民医院颈肩腰腿痛科就诊。入院后,经详细查体发现,李大哥腰椎生理曲度反弓,活动度差,腰椎多处椎间压痛阳性,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50°及加强试验阳性,双足大海趾背屈肌力IV+级。腰椎MRI检查显示腰3、4椎体失稳,多个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椎体许莫氏结节、终板炎及腰椎退行性变。心电图检查提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综合各项检查结果,李大哥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不稳。面对患者疼痛反复发作的病情,颈肩腰腿痛科医疗团队特邀北京疼痛专家张建军主任,共同讨论与分析。经过全面评估,决定采用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臭氧介入+小针刀治疗的组合方案。射频热凝术通过精确的温度控制,使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凝固、收缩,减轻对神经的压迫;臭氧介入利用臭氧的抗炎、镇痛特性,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小针刀则可松解局部粘连组织,改善腰部及下肢的活动功能。通过1个小时的顺利手术,李大哥腰部胀痛、活动不利,以及右下肢放射痛、麻木、发沉、无力等症状均完全消失,恢复情况良好。此次新技术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更彰显了颈肩腰腿痛科在微创治疗领域持续精进专业水平的决心与成果。科室主任孙金涛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国内顶尖专家的合作交流,不断引进和开展新技术、新方法,为更多患者提供个性化、高效化的医疗服务,助力广大患者重拾健康生活。2025-07-08
-
当医学遇上温情:殷都区人民医院为困境患者打通子宫内膜癌救治 “生命通道”当医学遇上温情:殷都区人民医院为困境患者打通子宫内膜癌救治 “生命通道”近日,殷都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成功完成了一例极具挑战性的手术:一位身患子宫内膜癌合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低保患者,在妇产科团队的密切协作下,顺利渡过手术难关。这场跨越医学与人文的救治行动,不仅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与担当,更传递了医者仁心的温暖力量。患者来自低保家庭,长期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困扰,家庭经济早已不堪重负。近日,她因阴道出血紧急入院,经诊断确诊为子宫内膜癌,需尽快手术。然而,三重难题横亘眼前:白血病导致手术凝血风险极高,子宫内膜癌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加上患者经济状况拮据,治疗陷入困境。面对这一复杂病例,殷都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没有选择退缩。科室迅速上报院部,医院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场跨地域的医疗协作就此展开。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医院紧急组织远程会诊,特邀安阳市肿瘤医院妇科权威专家李秀芳主任参与。专家团队反复评估患者病情,综合考虑白血病特殊性、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需求,最终敲定精细化手术方案,并针对术中出血、凝血障碍等高风险环节制定应急预案。6月17日,手术如期进行。李秀芳主任与殷都区人民医院手术团队并肩作战,凭借精湛技艺与默契配合,历时3小时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团队精准应对凝血障碍,严格把控出血风险,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安全。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返回病房进行密切观察。术后恢复阶段,医护团队24小时轮岗监护,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伤口愈合良好,逐步迈向康复。这一结果不仅标志着手术的圆满成功,更意味着患者重获新生,其家庭也终于看到了曙光。这场救治行动,是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殷都区人民医院始终践行社会责任,通过团队协作、专家资源共享等方式,为困境患者开辟生命通道。未来,医院将持续探索创新,用专业与温情守护更多生命希望。2025-07-05
-
殷都区人民医院:争分夺秒!生死时速间的生命逆转殷都区人民医院近日成功完成一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颤患者的紧急救治,通过急诊科、心内科、导管室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与精准施治,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挽回。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再次彰显了该院在急危重症领域的救治实力与高效协作能力。6月28日上午9时,患者郝某因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呼叫急救。9时20分,急诊科接到120紧急呼叫。医护人员迅速响应,于9时28分完成首份心电图检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急诊科医生立即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高风险,随即启动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展开术前准备。然而,就在检查与救治紧张推进之际,患者病情骤然恶化——心电监护仪波形突变,呈现室颤特征,患者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危急时刻,急诊科团队迅速行动,实施电除颤、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医护人员精准把控按压节奏与力度,与时间赛跑。经过数分钟全力抢救,患者终于恢复窦性心律,但冠状动脉堵塞仍如“定时炸弹”威胁生命。为彻底解除危机,胸痛中心介入团队火速集结,决定将患者紧急转运至导管室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诊科与心内科医护人员携带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全程护航将患者安全转运。导管室内,气氛凝重而有序。心内科专家王云峰带领团队快速穿刺、造影,精准锁定“病灶”——患者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正是导致此次急性心梗及室颤的“元凶”。在明确病变位置后,王云峰医生沉着操作,将导丝精准穿越堵塞部位,成功植入支架。从患者发生室颤到开通闭塞血管,仅用时32分钟。随着血流通畅恢复,患者心电波形渐趋稳定,血压回升,生命体征逐步平稳。术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观察与治疗,目前状况良好。此次成功救治,充分彰显了殷都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介入团队在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治疗方面的雄厚实力,也体现出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性与凝聚力。从急诊科的快速诊断与紧急抢救,到心内科介入团队的精准手术,再到重症监护室的悉心照料,各环节紧密衔接。一直以来,殷都区人民医院始终致力于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不断优化胸痛中心急救流程,加强多学科团队建设与协作。此次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颤患者的成功救治,是该院在心血管疾病救治领域的又一突破。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实保障。2025-07-01
-
殷都区人民医院心理护理学组开展减压活动助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与高强度的医疗工作双重压力下,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愈发受到关注。6月27日下午,殷都区人民医院心理护理学组于精神科一楼西大厅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场趣味横生的减压活动,为护理人员搭建了释放压力、放松身心的平台。活动伊始,心理学组组长宋文娟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拉开序幕。她强调,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鼓励大家放下工作中的角色负担,在活动中尽情放松,通过互动与交流实现自我关怀。随后,一场充满创意的减压之旅正式展开。“抖乒乓球清零减压”:身体律动唤醒活力活动首项环节“抖乒乓球清零减压”迅速点燃现场气氛。参与者手持装满乒乓球的塑料盒,通过全身抖动将球抖出。起初,大家因动作笨拙而频频失误,但随着节奏加快,肢体逐渐协调,笑声与乒乓球的清脆落地声交织。这一简单却高效的运动方式,让压力随身体的摆动与球的跃动悄然消散,参与者们纷纷表示“运动带来的畅快感让烦躁瞬间清零”。“滚铁环”与“赶鸭子”:童年游戏唤醒纯真快乐怀旧游戏“滚铁环”带领医护人员重返无忧童年。尽管起初对铁环的把控略显生疏,但一次次尝试中的笨拙与坚持,让参与者们在笑声中卸下职业压力。而“赶鸭子”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追逐灵活躲避的“鸭子”道具,看似荒诞的互动却让参与者全神贯注于当下的乐趣,焦虑与疲惫被奔跑中的欢笑与专注替代。一位护士笑言:“追着鸭子跑时,脑子里真的只剩下‘抓它!’,什么烦恼都没了。”“心理减压拔河比赛”:团队协作迸发力量拔河比赛作为经典团队项目,在本次活动中被赋予心理疗愈新意义。当双手紧握麻绳、呐喊声与口号声震耳欲聋时,压力化作汗水与嘶吼释放。参与者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肌肉的对抗,更是集体协作中凝聚的温暖与力量。比赛结束后,有人感慨:“原来一起用力喊出来、拼尽全力的感觉,能让心里的委屈和疲惫都跟着绳子一起绷断。”掰手腕较量:力量对决中的情绪释放活动尾声的“掰手腕”环节,则以微观的力量对抗为参与者提供了情绪出口。从紧张对峙到全力相搏,再到胜负后的释然,面部表情的戏剧性变化与肌肉的紧绷放松,构成了独特的减压体验。此次减压活动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了释放压力的出口,更彰显了殷都区人民医院对员工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通过寓疗愈于娱乐的形式,医院为构建有温度、有力量的护理 团队迈出了坚实一步。 未来,心 理护理学组将继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心理服务内涵,为护理人员打造更温暖、更专业的心灵港湾。2025-06-30
-
殷都区人民医院:以精准医疗扶贫 托举特殊患者生命希望在殷都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医疗行业扶贫的实践中,殷都区人民医院作为主力军,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筑牢健康防线。近日,医院通过高效联动与精准帮扶,成功为一位特殊贫困患者解除病痛,展现出医疗扶贫的强大力量与人文关怀。殷都区人民医院肩负着全区33个脱贫村的医疗健康行业扶贫重任,构建起完善的长效服务机制。医院长期向各村派驻签约医生,形成“早发现、早反馈、早干预”的健康保障体系。此次受助的高位截瘫患者,便是签约医生在常态化筛查工作中发现的。作为因病致贫的重点帮扶对象,患者长期卧床、行动不便,完全依赖他人照料,日常就医面临诸多困难。当患者因牙痛难忍发出求助时,殷都区人民医院迅速响应。周家营村签约医生霍周第一时间将情况反馈至院方,医院党委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院办高效协调,口腔科专家通过远程诊断初步评估病情,随即决定开启绿色通道,免费派出救护车将患者接入医院。从患者被发现病情到入院,整个过程衔接紧密,彰显出医院在医疗扶贫工作中的快速反应能力。入院后,医院多学科团队接力协作。在完善的帮扶流程指引下,患者快速完成手续办理,被顺利护送至口腔科。经详细检查,患者被确诊为牙髓炎,多颗龋坏牙齿对冷热酸甜刺激反应强烈。考虑到患者特殊的身体状况,治疗存在极大难度与风险。口腔科主任郭帅凭借精湛医术,精准实施局部麻醉,成功完成开髓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痛苦。后续,医院还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复诊方案,持续跟进治疗,直至彻底解决病痛。此次对特殊贫困患者的救治,是殷都区人民医院医疗扶贫工作的生动写照。多年来,医院通过多维度精准帮扶举措,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从签约医生的日常筛查,到院办的高效协调;从专家团队的专业诊疗,到后续的跟踪服务,每个环节都紧密配合,形成了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链条医疗保障。免费接诊、全程陪护、绿色通道等暖心服务,切实减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防止因病返贫致贫情况发生。在医疗扶贫的道路上,殷都区人民医院将人文关怀深度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个细节,用专业与温度为贫困患者架起生命桥梁。未来,医院将继续紧扣区委“1131”发展思路,严格按照医院“11412”工作思路,持续完善长效帮扶机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保障重点人群健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贡献更大力量。2025-06-27
-
精研护理技能 筑牢生命防线——殷都区人民医院开展静脉治疗专项培训纪实为落实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强化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升临床服务标准化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护理部于第二季度组织全体护士开展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专项培训及考核,重点聚焦静脉输液和心肺复苏两大核心领域。6 月 25 日下午,特别邀请安阳市肿瘤医院资深静疗专家王景花老师前来授课。培训过程中,王景花老师围绕静脉治疗规范操作、血管通路种类与输液工具选择、PICC 与输液港维护、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关键内容,展开系统且深入的讲解。她结合丰富的临床实际案例,精准剖析静脉治疗各环节风险点,反复强调精准评估患者血管状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现场教学环节,王景花老师亲自演示无菌敷贴无张力粘贴、双腔导管冲封管等管路维护核心技术,将抽象理论转化为直观的可视化操作,助力护理人员快速掌握要点。在互动答疑阶段,王老师针对导管感染预防、并发症处理等临床常见难题进行解答,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专业技术的精准应用能力。这种 “示范讲解 — 互动反馈 — 优化提升” 的培训模式,为护理团队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有效范例。培训结束后,护理部冯主任进行总结发言。她着重强调,护理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技能与知识的提升直接关系患者生命健康。她要求全体护理人员以此次培训为新起点,将所学知识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范,不断优化护理服务细节。通过系列培训活动,护理团队在基础技能与专业知识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未来,护理部将持续以 “11412 ” 工作思路为指引,定期开展多元化培训,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持续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以更加专业、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筑牢安全防线,全力守护患者生命健康,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2025-06-27
-
殷都区人民医院急救技能培训全覆盖,“生命守护者” 在行动!为切实提升职工应急救援能力,确保人人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殷都区人民医院精心组织行政后勤人员开展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专项培训及考核。全体参考人员全力以赴,以扎实的技能接受检验。考核前,医院充分发挥临床护理团队的专业优势,特别邀请三位经验丰富的临床护士长分别在三个培训室,开展 “小班化” 教学。培训室内,护士长们以模拟人为对象,边操作边讲解,从胸外按压的定位、手法、频率和深度,到开放气道的仰头抬颏法、人工呼吸的正确方式,每一个步骤都分解演示。学员们围在模拟人旁,目不转睛地观察,不时拿出手机记录关键动作。现场互动频繁,每当学员提出疑问,护士长们都会手把手指导,耐心纠正按压姿势、呼吸配合等细节问题,确保大家掌握规范动作。6月25日,医院再次“吹响集结号”,开展行政后勤人员单人徒手心肺复苏实操考核。尤为难得的是,此次考核现场,院领导们也放下日常繁忙事务,以普通参考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以身作则推动急救技能的普及。在院领导的带头示范下,其他参考人员也纷纷拿出最佳状态,认真完成考核。经过紧张的考核,全体行政后勤人员凭借日常的刻苦训练,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实现职能科室全覆盖。此次行政后勤人员心肺复苏考核全员达标,是医院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掌握心肺复苏技能,让行政后勤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立即行动的“生命守护者”。一直以来,殷都区人民医院始终将心肺复苏技能推广作为重点工作。临床医护人员定期开展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技能考试,不断巩固和提升专业急救水平,确保在面对真实患者时能快速、准确施救;同时,医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急救知识送进学校、社区等地,通过讲座、实操演练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未来,殷都区人民医院将持续深化全员急救培训,拓宽急救知识普及渠道,让心肺复苏技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2025-06-26
-
殷都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全力保障2025年中招考试护航青春梦想,致敬考场守护者——殷都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全力保障2025年中招考试又是一年中考季,殷都区第一高级中学考点内,数千名考生提笔作答,用墨水书写青春梦想。而在考场外,殷都区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组成“守护队”严阵以待,以专业为盾、以温情为甲,为考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殷都区人民医院高度重视此次医疗保障任务,急诊团队迅速行动,精心筹备。从急救设备的调试到常用药品的配备,从应急预案的完善到人员分工的细化,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与确认。急救箱、血压仪、退烧药等物资整齐摆放,确保在突发状况来临时能迅速响应、有效处置。考试当日,晨光熹微,急诊团队医务人员便已抵达考点,精神抖擞地驻守指定位置,密切关注考场内外情况。面对因紧张焦虑或闷热环境出现不适症状的考生,他们第一时间上前,一边用温和话语安抚情绪,一边凭借娴熟医术开展诊疗,快速帮助考生缓解不适,重返考场。此次参与医疗保障的急诊团队中,不少成员刚下夜班,却主动放弃休息投身护航行动。“中招考试对孩子们来说是人生的重要时刻,我们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能保障孩子们顺利完成考试,一切都值得。” 他们的质朴话语,道出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考场内,笔尖沙沙作响;考场外,白衣静默守护。殷都区人民医院急诊团队以专业筑起 “健康安全网”,让考生无需为突发状况分神。他们虽未身处聚光灯下,却用一次次精准处置、一句句温暖安抚,为青春梦想的航船扬起“安心之帆”。这场无声的“护航战”,也终将随着所有考生顺利交卷,画上圆满句号。2025-06-24
-
殷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取栓技术筑牢卒中防线,多例救治显实力在急性脑梗死的救治战场上,每一分钟都意味着190万个神经细胞的存亡。殷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团队以 “时间就是大脑” 为信念,构建起快速响应的卒中救治体系,通过机械取栓、血管内支架等前沿技术,成功为多位濒临瘫痪甚至生命垂危的患者打通 “生命通道”。近期,科室接连完成多例高难度取栓及血管介入手术,用精准医疗诠释了 “急病要急” 的救治真谛,让我们透过典型病例,见证这支团队与时间赛跑的医者担当。01七十岁老人的“生命堤岸”——溶栓与取栓的无缝接力70 岁的武大娘晨起突发右侧肢体无力,急诊120送达殷都区人民医院时已无法行走。神经内科绿色通道医师张伟艳在39分钟内完成评估,确诊急性脑梗死并启动静脉溶栓治疗。然而,溶栓后15分钟患者症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介入医师梁丽平、张晓亭紧急评估后,决定实施急诊取栓术。在症状加重 1小时后,手术团队于全麻下成功完成颅内取栓。10余天后,武大娘在家人陪同下康复出院,重新回归平静生活。02机械取栓术绽放“迟开的花”,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抢时间68岁的户大爷突发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后入院,值班医师卫小冬通过头颅核磁确诊大面积脑梗死,且病情有进一步恶化风险。在刘彦书主任带领下,介入团队于入院 2 小时内完成术前准备并实施颅内取栓术。目前患者症状持续改善,康复出院指日可待。03多血管闭塞危局下的精准取栓,为55岁患者打通生命通道55岁的袁大姐以“突发头晕伴呕吐 4 小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时嗜睡、双侧瞳孔不等大,头颅核磁显示双侧小脑、左侧丘脑及右侧顶叶多发急性梗塞,基底动脉闭塞,病情危急。科主任袁秀琴联合介入医师王文新紧急制定方案,急诊“主动脉弓造影 + 全脑血管造影 + 脑动脉取栓术”。术后患者神志转清,言语功能显著恢复,出院时肢体肌力明显改善,需继续康复锻炼。04椎动脉闭塞支架植入术,49岁患者24小时内重获行动能力49岁的何大哥因“头晕1小时50分钟伴言语不利”入院,头颅核磁及 DSA 检查显示基底动脉及右侧椎动脉闭塞。治疗团队先予替奈普酶溶栓,随后紧急实施基底动脉取栓 + 右侧椎动脉起始段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头晕及言语不利症状明显减轻,已可自行活动。殷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团队依托卒中绿色通道,形成了“急诊评估 - 静脉溶栓 - 机械取栓 - 血管内支架” 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时间效率:从入院到溶栓平均时间<40 分钟,取栓手术启动时间控制在症状加重后 1-2 小时内;技术覆盖:不仅常规开展前循环脑梗死取栓,更在基底动脉闭塞、椎动脉支架等后循环疑难病例中积累丰富经验;团队协作:介入医师、急诊科、影像科及康复科无缝协同,术后康复介入率达 100%,显著提升患者预后质量。截至目前,殷都区人民医院已成功开展多例取栓及血管内治疗手术,凭借精准技术与高效流程,为辖区卒中患者筑牢生命防线。未来,神经内科医护团队将以守护患者健康为使命,不断优化救治流程、精进医疗技术,持续书写卒中救治新篇章,为推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2025-06-21